低保是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生活保障的福利政策。2018年7月起,杭州上调了低保标准。根据地方划分,各市县低保标准分别涨了几十元不等。那么现在杭州低保一个月能拿多少钱?最新低保发放标准是什么?
杭州低保发放标准
杭州民政局2018年6月22日发布最新低保标准,从7月1日起,上城区、下城区、江干区、拱墅区、西湖区、滨江区、萧山区、余杭区、富阳区以及杭州经济开发区、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、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917元调整为每人每月955元;
临安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7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860元;桐庐县、淳安县和建德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734元调整为每人每月764元。
据杭州市民政局公布10月社会救助信息显示,截至2018年10月底,全市低保对象有76382户,104818人,10月低保资金支出7004.19万元,1-10月累计资金支出72289.15万元。
杭州低保申请对象
据市民政局公号内容显示,杭州低保对象分为以下6类:
1、收入型低保
本地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,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。享受差额低保金和医疗、教育、就业、住房等专项救助。
2、支出型低保
本地家庭可支配收入扣减家庭因病、因学等刚性费用支出后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;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。享受救助待遇同收入型低保。
3、残疾人低保
本地家庭中有重度、精神(智力)残疾人,符合条件的可单独纳入残疾人低保。只享受与个人有关的救助待遇,不享受住房保障救助。
4、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对象
本地居民家庭中残疾等级为三级(含三级)以下,符合条件的认定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对象。只享受与个人有关的救助待遇,不享受住房保障救助。
5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
本地户籍家庭,人均收入扣除刚性支出后,在低保标准2倍且符合相关规定的,可作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。可享受当地医疗、教育、就业、住房等专项救助。
6、特困救助供养对象
具有本市户籍的城乡老年人、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,同时符合无劳动能力、无生活来源、无法定赡(抚、扶)养义务人,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,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。
享受救助内容:提供基本生活条件,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,提供疾病治疗,办理丧葬事宜,提供住房救助,提供教育救助。
✽本文资讯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(Q6)。